在 Google 日曆上排定一些事件,並在未來時間提醒自己,讓我在生活上的確輕鬆不少,可以少記一些東西 XD。尤其是那種數週後,甚至是數個月後的事件。
我很經常用到「重複排定」功能,設定一些週期性的事件,非常方便。
Google 日曆內建了數種週期,如果建內建的週期還不夠彈性,也可以自訂適合的週期。要應付日常生活中的事件,絕多數是足夠,但總是有例外的情況。
Continue reading "在 Google 日曆排定循環性事件為每月最後一個日曆日或工作日"工作、生活上的雜想以及學習筆記。
在 Google 日曆上排定一些事件,並在未來時間提醒自己,讓我在生活上的確輕鬆不少,可以少記一些東西 XD。尤其是那種數週後,甚至是數個月後的事件。
我很經常用到「重複排定」功能,設定一些週期性的事件,非常方便。
Google 日曆內建了數種週期,如果建內建的週期還不夠彈性,也可以自訂適合的週期。要應付日常生活中的事件,絕多數是足夠,但總是有例外的情況。
Continue reading "在 Google 日曆排定循環性事件為每月最後一個日曆日或工作日"目前工作很常使用到 Ansible 管理伺服器。尤其是在大量安裝套件,或修改設定時的情況。
Ansible 基本上已經可以解決掉多數我覺得麻煩的事情,如果搭配變數或 tag 功能,讓我可以更有彈性地針對不同伺服器,執行不同的 task 或設定……等。雖然可以更有彈性,但隨著時間一久,這些變數或者是 tag 反而會造成另一種不便,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限的。
我們的服務器還算不錯,至少會根據其主要功能,進行分類以及命名,所以辨視度其實很高。近期我重新整頓 Netdata 的設定以達到正規化,我又不想利用變數或是 tag 的方式,依不同類型的伺服器,去做部署,而是想自動判斷伺服器類型進行部署,也因此我就從伺服器名稱這部份下手。
Continue reading "ansible_hostname 與 inventory_hostname 之差異"有時為了測試東西,用虛擬機跑 Windows 以外的作業系統是很平常的事。最近因為想測一下 Jenkins 多節點擴展功能,把很久沒用的 Centos 7 虛擬機,再把它給啟動。
虛擬機雖然是正常啟動了,但是網路卻一直不正常,簡單說就是網卡一直無法啟動連線。
有時基於方便測試,我通常會把 VirtualBox 的網卡,改成橋接模式,讓虛擬機和真實主機都由 IP 分享器配發 IP。這台虛擬機原本的網路架構,是 NAT 架構,雖然有方法可以和真實主機溝通,但會麻煩些。
當我把虛擬機調為橋接模式之後,當然就是要看一下 IP,以方便後續的測試。
ip address show enp0s3
結果我卻沒有看到被配發到任何 IP!
2: enp0s3: <BROADCAST,MULTICAST,UP,LOWER_UP> mtu 1500 qdisc pfifo_fast state UP group default qlen 1000 link/ether 08:00:27:ee:69:28 brd ff:ff:ff:ff:ff:ffContinue reading "Centos 7 的 network 服務 出現 Starting LSB: Bring up/down networking... 錯誤"